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强调,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、市政、能源、电信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建设,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。业界人士分析,这透露出使用民间资金的两个路径,一个是打开铁路等基础性行业的大门,另一个是搭建民间资本对接小微企业的桥梁,促使民间资本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
当前民间资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果运用得好,无疑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有益力量。而且,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,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更加凸显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。尤其是在小企业转型升级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,缺乏资金成为最大的瓶颈。因而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,都在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大肆着墨。
据悉,自2010年5月“新非公36条”实施后,目前已有铁道部、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出台了配套细则,率先向民间资本抛出了橄榄枝,并特别强调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,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。住建部、水利部也已起草完成实施细则初稿。业界普遍认为,在民间资本投资垄断基础性行业的“弹簧门”、“玻璃门”打破后,借助大平台、大产业,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工程和项目对民间资金的虹吸效应。
从多地民间融资暗流涌动来看,许多个人财富集中的地区民间资金已十分充裕,如果不能建立起其向实体项目流入的导流渠,势必会成为游资进入资产炒作领域。而大型工程和项目吸纳资金能力强,容量大,或许能成为吸引民间投资的“池子”。而且随着近两年非法集资、高利贷案件增多,许多民间资金对虚拟经济的风险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,更加希望能够进入到铁路、交通运输、能源等领域,获得稳定的回报,保证资金的安全性。因此,清除民间资本投资垄断领域的藩篱,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可谓恰逢其时。
我们看到,由于缺乏固定的投资渠道,大量民间资金在房地产、民间融资、艺术品等领域左冲右突。除去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之外,如果民间资金能够被充分利用,进入到基础性行业,那么政府完全可以通过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来盘活经济,维持经济增速,同时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,给区域经济带来负面效应。
可见,垄断基础性行业是民间资本亟待推开的一扇大门,这需要各级政府在大型项目建设上真正消除对民间资本的“歧视”,如此民间资本才能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高效的车轮。
另一扇已经敞开的大门则是小型微型企业。从改革开放初期沿海一带民营经济发展之始,中小企业一直都是民间资本的主要流向之一。但是,由于缺乏畅通有效的渠道,很大部分民间资金多通过民间融资的形式进入中小企业。近两年,民间借贷资金的高利化倾向却让许多经营困难的小企业雪上加霜。
事实上,相对于铁路、电信等基础性行业而言,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性更强。这是因为,尽管近两年我国小微金融业务有了飞速发展,但是面对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的广泛金融需求而言,仍有很大不足。而民间资本产生于民营经济的土壤,如果能够与小企业的需求有效对接,将是助力小企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力量。另外,诸如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、高回报率等特点,也符合民间资本的投资习性。
尽管不同的民间资本具有不同的投资胃口,但是寻找合适的投资出路却是共性。不论是垄断领域的放开,还是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开启,都意味着民间投资的“组织化”程度将大为提升。对分散的民间资金进行适度组织化和金融化,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和水平,使其成为经济增长中“投资马车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